其實我覺得打球的時候有時候不要注意太多的細節。以前我在拉球的時候常常想著很多東西..包括碰到什麼球拍形要怎樣、拉球的時候要如何「先打在磨」、拍子引多少。碰到顆粒的時候要想的就更多了..我這球給他什麼旋轉,他回來會什麼旋轉..在我打球的時候腦子想了很多東西的同時,動作已經因為顧此失彼嚴重走樣、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擊球的時機,最後變成打出來的球不三不四沒有威力,然後覺得這應該是某個動作上的問題繼續檢討。

會有這種現象常常是因為看了許多選手的比賽動作或是所謂的「標準動作教學」之後,只學到了表面,也就是動作上的細節,而忽略了「神」。這就像日本的武士道,最重要的不是刀法,他們弄出了所謂的「魂」。中國的太極也是一個意念,而無招勝有招。扯到這個或許會覺得太遠了..但是我覺得這才是整個的重點。

外行人看選手拉衝弧圈球,會覺得..喔~~原來做這個動作就會拉出這麼有威力的球。然後就不斷學習動作上的細節。但是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表面上的動作,而是「力的傳遞」。其實我學拉球學了很久的動作,但是總覺得為什麼我的拉球就算感覺威力不錯,常常有人說拉球很有力道,但是看到選手比賽拉出來的球總是覺得..天呀~比起來我的球像小孩子打出來的一樣。明明他們的力道也沒有真的很大,球的弧線、速度都遠超過我的球。直到某一天我放棄了再計較動作上的問題,而一心只想打出穩定、兼具速度與旋轉的球之後,我的動作才愈來愈有起色。過了好一段時間,在我覺得對拉球已經有所感想的時候再去看看當初看過的動作技術文章,才會真的心領神會,我發現那些動作真的都是正確的,但是不是經由做出這些動作才讓球有威力,而是因要讓球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這些動作自然就會成形。

透過了放鬆、調整佔位、跨步、重心轉移、轉腰甩臂一氣呵成,才能讓全身的力最佳的傳到球上面。這些動作沒人教但是我自然的就會了,因為要自然並且有效的發力,最後一定會悟出這個動作來不用別人教。只是或許有時候別人提點一下會比較快而已。但我相信只要每一球的拉球都檢討自己的動作上在何處影響了球的穩定和威力,很快的也會了解。

這並不是在叫大家學打球的時候不要重視別人教的動作,因為那些教學其實是捷徑。但是最重要的是心裡面一定要清楚,做這個動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你知道你作這個動作的目的是為了讓球更有旋轉、動作更流暢、球的速度更快、連續變線的拉球更穩定,那麼你就會在潛意識中不斷的微調自己的動作而不用在打球的時候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思考如何拉球,變成一種本能性的進步。但是若是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因為教練、高手教你這麼做就對了然後你就照做(許多人都會這麼地無怨無悔地接受了),那麼很有可能別人的捷徑在你的世界會變成一條漫漫長路,這就像是武術上的單有外功沒有內功是一樣的道理。學會了招式可是不懂得其中的精神、發力的方式,那終只會變得貌合神離虛有其表而已。

看著柳承敏、王勵勤的發力衝球的時候,你看到的是教科書般的衝球動作,還是一股全身力量之流從手中的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xhel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